许多朋友在遭遇腰椎严重受伤、椎管狭窄或手术后,不幸出现了令人困扰的马尾神经损伤症状。
腰腿像过电一样疼痛或麻木无力,会阴区域感觉异常,甚至大小便控制困难,男性还可能伴随功能障碍。
这些症状,中医将其归属于“痿证”、“痹证”范畴,核心在于督脉受损,经髓不通,脏腑失养!
为什么督脉如此关键?
中医讲,“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”。
它循行脊柱,内连脏腑,尤与肾、膀胱关系密切。一旦腰椎病变或外伤损伤督脉,就如同切断了主干道的能量输送。
阳气受阻,气血运行不畅,无法濡养筋骨皮肉和脏腑功能,便出现肢体痿软麻木;膀胱、大肠的“开合”功能失司,自然导致二便失控;肾主生殖,其经气受阻则影响男性功能。这就像一条灌溉生命之树的河流被阻断,下游的土地(肢体、脏腑)必然干涸枯萎。
面对这复杂的局面,调养并非束手无策。结合多年经验,我认为核心思路可归纳为三步:
1.急则治标,活血通络破瘀阻:损伤初期或症状急重时,首要任务是疏通被瘀血、水肿阻塞的经络通道,缓解压迫和疼痛麻木。
展开剩余72%2.缓则治本,补肾填精壮督脉:待标症缓解,必须着眼于根本——强健肾气,填补精髓。肾藏精,精生髓,髓养骨通于脑,督脉根于肾。肾精充足,督脉得养,才能从源头上修复损伤,促进神经恢复。
3.兼顾脾胃,化生气血助运化:调理过程中,脾胃是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需时刻顾护脾胃,确保药物能被有效吸收,气血能源源不断地生成并输布至病所。
分享一个在此思路下常用的基础方,虽仅五味,却能巧妙协同:
第一组:当归、川芎——活血通络先锋
当归:甘辛温,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止痛润肠。如同“血中圣药”,既能滋养因损伤耗损的阴血,又能活血化瘀,疏通经络,改善麻木疼痛。
川芎:辛温,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行气活血,祛风止痛。被誉为“血中气药”,其性走窜,能上行头目,下达血海,旁通四肢,尤其擅长“破瘀通痹”,针对损伤后的瘀血阻滞、疼痛效果显著。二者合用,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之力倍增。
第二组:杜仲、牛膝——补肾壮骨强督脉
杜仲:甘温,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。是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无力的要药。其性沉降,能直达下焦,强健腰府,固护肾气,为修复督脉打下基础。
牛膝:苦甘酸平,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逐瘀通经,引血下行。不仅能助杜仲补益肝肾,其“通利关节”、“引药下行”的特性,使其成为治疗下肢痿痹、腰膝不利的“引经药”,将药力精准导引至腰椎及下肢。二者共奏补肝肾、壮筋骨、强督脉之功。
第三组:茯苓——健脾渗湿护中州
茯苓:甘淡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宁心。在整个方中扮演“后勤部长”的角色。它既能健脾助运化,促进气血生成和药物吸收;又能渗利湿浊,防止滋补药物过于滋腻碍胃,或损伤后局部湿浊停滞影响恢复。确保气血生化有源,药效得以充分发挥。
以上是个人在调治马尾神经损伤后遗症方面的一些心得。
这个方子体现了“通络先行、补肾固本、健脾护航”的调治思路。
但务必谨记: 马尾神经损伤成因复杂(外伤、肿瘤、椎管狭窄、炎症等),阶段不同(急性期、恢复期、后遗症期),个体差异巨大(体质虚实寒热有别)。肝郁气滞、湿热下注、气血两虚等不同证型,用药思路迥异。
因此,任何方药都需在专业中医师详细辨证(结合舌象、脉象、具体症状、病因、病程等)后指导使用,并需根据恢复情况动态调整组方,切不可自行套用!
调养之路虽长,但只要方向正确,方法得当,坚持调理,恢复功能、改善生活质量是可见的曙光!
发布于:北京市卓信宝-机构配资开户-配资网大全-新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